永州市
珍爱生命线 呵护饭碗田丨江华动态巡查为耕地撑起“保护伞”
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丁香)2月28日,久雨初晴,阳光明媚,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先锋村唐清红的一块鱼塘复耕的水田,绿意正浓的油菜花开正艳,生机盎然。
“这块田属于基本农田,占地1.15亩。去年3月,唐清红擅自将自己家这块基本农田挖塘养鱼,自然资源局发现后,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及时上门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唐清红处理完鱼塘的鱼以后立即进行了整改,同年10月整改完毕并完全复耕,趁着雨水种上了油菜,他打算收割完油菜后种植水稻!”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标介绍,现在所有的耕地和水田都有了“保护伞”,谁种粮谁受益,谁抛荒谁让耕地“非粮化”都会受到惩罚。
保护耕地措施如此及时,得益于江华的动态巡查制度。
江华是国家产粮大县,也是一个山区县,全县以山地面积为主,耕地面积少。近年来,国家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该县由于人多地少,对制止耕地抛荒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始终实行最严格的制止耕地抛荒措施。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发展粮食生产、制止耕地抛荒的专门文件,县、乡(镇)、村三级实行制止耕地抛荒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耕地保护各项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建立巡查台账,做到经常性的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全面巡查耕地抛荒、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建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落实惠农政策,坚持“谁种粮,谁受益”。
与此同时,该县严格兑现国家耕地地力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按农户的实际种粮面积发放,种多少补多少,不种不补,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直接发放到种粮户手中,真正让种粮户得到实惠。除此之外,对连片承包抛荒稻田进行整体开发的大户,出台了一系列重点扶持和奖励措施,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进行奖励。各镇也相应地出台了有关措施。
据统计,今年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达到8.6万亩。2021年初,县委政府组织乡镇、村组对全县所有耕地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出抛荒耕地4162.49亩,马上建立了到户、到丘块的治理台账,目前已全部复耕复种,实现了全县抛荒耕地清零。水利条件差的种上了玉米等旱粮,水好的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少部分冷浸田种上了水生蔬菜。2021年,全县完成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1万亩,占任务数的101.4%,总产23.94万吨,较去年增加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