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
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来实现!
“四年前,袁隆平院士就是站在这里,给我们定了个’超级稻+再生稻’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5月22日,江永县潇浦镇团结村种粮大户唐朝钦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后流下了眼泪。在团结村,唐朝钦种下不久的上百亩超级稻迎风招展、长势喜人。
唐朝钦是“超级稻+再生稻”的直接受益者,这几年,他从试种28亩,到今年种植120亩,效益逐年增加。他说:“袁隆平院士有个禾下乘凉梦,这也是我们所有种粮人共同的梦想,我们会继续奋斗,努力实现。”
2017年8月5日,袁隆平顶着烈日来到团结村圣人山自然村调研“一季稻+再生稻”基地建设。在百亩示范田里,袁隆平向技术人员询问了示范工作的开展情况。农艺师刘华龙高兴地告诉他:“当前一季稻接近成熟期,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700公斤左右。”
“第一年搞’一季稻+再生稻’示范就取得了这样的效果,江永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很大心血,但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袁隆平提出,在江永县建立千亩“超级稻+再生稻”示范片,并定下了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当天下午,回到下榻的宾馆,袁隆平认真翻阅江永特香农业有关书籍,并欣然题字——“江永是一块宝地”。
2018年起,江永县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技术团队指导下,将原来的“超级稻+再生稻”示范片面积从100亩扩建至1000亩,采用优质、抗病、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组合,配套生产技术,亩产不断增加。2018年、2019年核心区周年亩产分别达到1012公斤、1023.4公斤。2020年,头季亩平单产830.5公斤、再生季单产382.9公斤,周年亩产达1213.4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折合原粮达到1200公斤及“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目标。该县农业农村局因此获得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成为本届唯一获此奖项的集体。
江永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何重林介绍,三年项目基地示范建设以来,累计辐射带动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核心示范区较常规对照肥料减少用量15%,农药减少用量17%,每亩节约劳动力2人以上,亩平节本增效240元以上,比前三年亩平增产220公斤以上,增收450元以上,让种粮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