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硬”起来 打造飘香“铁饭碗”

 

资料图:植保人员在宁远县鲤溪镇虎形村遥控无人机喷药。乐水旺  摄

2011年,初春。浙江人项兆旺来到永州市,在祁阳县、零陵区一下子流转了4200多亩稻田,一举成为“永州第一种粮大户”。他从浙江带来了拖拉机、耕整机、收割机、插秧机等20多台大型农机设备,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让大家眼界大开。一时间,“大户来了”“种田肯定能赚钱”成了当年热议话题。

这一年,回乡种田三年的祁阳县羊角塘镇种粮大户邓根智承包的稻田不到900亩。“差距不单单体现在种田数量上,更体现在机械化耕作水平上。”邓根智看到了自己与第一种粮大户间的差距。

2021年,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播种希望的季节。邓根智以粮食种植面积超过9000亩,夺过“永州第一种粮大户”大旗。

十年过去了,邓根智的“家当”增加了哪些?他又在忙些什么呢?

种粮大户的新头衔:“空军司令”

4月23日上午9时,刚刚忙完了早稻插秧,邓根智又马不停蹄地忙碌起一件大事来,今年初订购的10台无人机到货了,他和技术人员正忙着组装调试。

去年底,邓根智就为自己制订了“十四五”时期第一个大目标:投入100多万元购置无人机,组建一个专业飞防队。

“用无人机杀虫,用药量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大大减少了农药残留污染,好处多着呢!”邓根智说,“我的专业飞防队除了满足自己需求外,还要主动为其他种粮大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群里种粮大户知道我组建了专业飞防队,除了祝贺外还给我封了个新头衔,叫’空军司令’!”

2008年,在外闯荡多年的邓根智选择回乡,开启了自己的种粮之路。“我最初的梦想是把更多的农田整合在一起,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之路。”邓根智坦言,“主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不断创新和提升农业科技种植水平,闯出一条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这就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随着种粮规模的扩大,邓根智成立了湖南根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不断增加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从犁田、育秧、播种、机插与收割、稻谷烘干与大米加工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他将信息化、智能化与公司管理有机融合,每一块稻田都航拍成图片并编好号,每个片区安装上远程监控系统。在电脑、手机上就能够及时查看到水稻生长情况,省时又省心。为了解决稻谷烘干难题,他投资购买了10组稻谷烘干机,创办了稻谷烘干中心,每天可烘干200亩稻田所收割的稻谷,实现“颗粒归仓”,使以往每年近7%的发霉损耗率降到几乎为零。

2018年,邓根智投资建起了全镇首家“智能催芽密室”。克服了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稻种在“智能催芽密室”里经过48小时的恒温发酵就能催生出整齐、粗壮的秧苗。这套设备全部由电脑智能控制,新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发芽率和齐苗率,有效解决机插漏兜、漏插的现象,而且还能提高机插的效率和速度。

……

从传统耕种到农机作业,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种粮大户邓根智用科技放飞梦想,把广袤田野变成了稻谷飘香的粮仓。

春耕也“时尚”:北斗上阵指挥“田野秀”

4月22日,久雨初晴。在祁阳县大村甸镇种粮大户刘得军承包的稻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智能高速插秧机正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快速插秧。田埂上,操控人员手持遥控装置打点定位启动插秧机后,机器自动完成直线行走、插秧、转弯等一系列栽插动作,整个田块插完后自动停机。

“感觉很不错,今后我们种田更轻松更有效率了!”一番耕作下来,刘得军由衷地赞叹起这款新产品来。

这台机器融合了北斗导航系统、智能方向系统等先进技术,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结合自身的软件路径规划来实现全程自动化。同时,智能化数据分析计算出插秧间距,然后进行标准直线插秧,插出来的秧苗比人工驾驶的株距行距都要整齐,具有不伤苗、不伤根、立苗快等诸多优点。

无人驾驶高速插秧机,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传统高速插秧机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操控机器,另外一个人装秧苗。该机器只需要一个人装秧苗,另外一个人能同时操控两台或多台插秧机作业,有了无人驾驶插秧机的推广应用,大大加快了春耕春插进度。

“北斗帮忙,科学种田,增收有望!”3月21日,祁阳县白水镇湘江村田间里,种粮大户王艮少驾驶着旋耕机来回驰骋,泥浪翻滚。今年是王艮少第六年种植1000亩水稻。年年翻耕,但王艮少今年却显得异常兴奋。因为今年他驾驶的旋耕机头一回装上了农用北斗终端。

王艮少介绍,去年底,祁阳农机事务中心给王艮少等种粮大户的旋耕机、高速插秧机安装了农用北斗终端。如今,他尝到了甜头。

原来,旋耕机安装农用北斗终端后,系统会将铧犁翻耕的深度、作业轨迹等数据,及时反馈到市农机事务中心农机作业监测平台,并督促农机手按要求深耕。

王艮少说:“过去,我们翻耕稻田很随意,一般翻耕深度在10厘米左右。装上北斗终端后,当农机翻耕深度达不到18到25厘米时,农用北斗终端系统就立刻提醒,要求驾驶员按要求深耕。”

深耕的好处有哪些?现场的农机技术员向记者一一道来:把深层肥沃的土壤翻耕过来,为水稻提供养分,不但能减少肥料投入,还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稻根系向下发展,实现增产;把藏在土壤表层的害虫卵等深压到土壤下方,实现灭杀,能减少农药使用。

“藏粮于技”“藏粮于机”,让农民种田更轻松、更高效。

祁阳县农机事务中心负责人桂文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县大力宣传和推广农用北斗终端和无人驾驶智能农机,为拖拉机、高速插(抛)秧机以及联合收割机插上智能农机的翅膀。到3月底止,已有63台轮式拖拉机、72台插(抛)秧机安装了北斗监控系统,推广无人驾驶拖拉机3台、无人驾驶插秧机7台。”

春天,在广袤的田野上, 一台台“智慧”农机在奔腾,一项项农业新技术在推广。

“十四五”开局之年,行走在潇湘大地,记者强烈地感受到,科技兴农的春潮在涌动,“藏粮于技”的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种粮大户的脑海。

记者手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要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让科技种子深深扎根良田沃土,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得到贯彻和实施。

我国数千年的耕作智慧和“三农”的实践一再证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这决定了我们既要向耕地要粮,提高土地产出率,更要向科技要粮,提升农业生产率。

科技兴粮,任重道远。

农业是我市的优势所在,也是高质量发展中短板、弱项比较集中的领域。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将更多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先进要素引入粮食生产,发展农业新业态,培育新型经营体,增强发展新动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粮农,更好地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用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牢牢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担。

优质服务

1小时快修服务

0 1 0
查看详情
准时送达

收货时间由你做主

0 2 0
查看详情
满300包邮

满300免运费限上海

0 2 0
查看详情
售后无忧

7天无理由退换货

0 2 0
查看详情
正品保障

正品行货 放心选购

0 3 0
查看详情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售后服务

支付方式

图片

微信公众号

图片

APP下载

189-7460-8908

服务时间 08:00-22:00 (仅收市话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opyright© 永州公共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6002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