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舜帝祭典

从大禹祭祀舜帝陵始,历经各个朝代,祭祀舜帝陵暂成定制。据有关史料载,夏禹...

0 1764 0
查看详情
女书习俗

江永女书流传于江永县的仅有两万人口的上江圩(包括上江圩镇和铜山岭农场及周...

0 1326 0
查看详情
祁阳小调

祁阳小调是衍生并流布于湖南祁阳的一种民间曲艺,基本唱腔是从山歌、灯调、民...

0 1662 0
查看详情
祁剧

祁剧,也叫祁阳戏,楚南戏,因发祥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明朝中叶,“弋阳腔...

0 1228 0
查看详情
瑶族长鼓舞

长鼓舞是流传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邻近瑶族地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

0 1162 0
查看详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州调子戏

道州调子戏俗称唱调,与唱戏有别。基本唱腔是从山歌、俚曲、小调等基础上逐步...

0 1800 0
查看详情
花鼓戏(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源于民间花灯、小调。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零陵地方文献,就...

0 1795 0
查看详情
串春珠

串春珠又名跳九州、走春潮、走线。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道县所在的瑶族地区...

0 1241 0
查看详情
瑶族伞舞

瑶族伞舞始于瑶族艰难的举族迁徙“漂洋过海”之后,即宋代之前瑶族南迁途中,...

0 1729 0
查看详情
过山瑶瑶歌

过山瑶瑶歌,相传产生于晋代,形成于唐宋之间,明清时期广泛流入蓝山瑶区,距...

0 1244 0
查看详情

民间文学类

象王的传说

据《史记》记载,舜帝姬重华的父亲瞽叟在舜母去世后,又找了位妻子,给舜帝生...

0 2157 0
查看详情
建文帝的传说

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父子下落不明,从而成为“中国明史第一谜案”。数百...

0 1513 0
查看详情
何仙姑的传说

八仙的传说由来已久,其成员组成早早见于明朝吴元泰的《东游记》,具体是铁拐...

0 1339 0
查看详情
浯溪传说

因为元结发现了浯溪,元结与浯溪就具有了一种悠远的依存关系。元结字次山(7...

0 1130 0
查看详情
怀素书法故事

唐代中期书法创作出现一股浪漫主义思潮,怀素是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他那热情...

0 1121 0
查看详情

传统音乐类

道州山歌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战岭南,开凿历史上第一条运河“灵渠”之时,从道州...

0 1288 0
查看详情
九疑派古琴艺术

九疑派古琴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琴派,其创始人是被誉为“民国古琴第一人”...

0 1320 0
查看详情
九疑山瑶歌

九疑山瑶歌历史悠久,西汉时即有瑶族人迁徒到九疑山居住。明、清时期瑶族山歌...

0 902 0
查看详情
永州佛教音乐

佛教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永州境内,清代《宁远县志》记载,永福寺建于南朝萧齐(...

0 1018 0
查看详情
蝴蝶歌

据江华旧县志记载,平地瑶自明嘉靖以来,“梧州流民”多起多批与当地“抚瑶”...

0 998 0
查看详情

传统舞蹈类

瑶族草龙舞

元朝大德年间,当时久旱无雨,瑶民播种的五谷杂粮即将绝收。瑶胞遂以稻草扎龙...

0 1163 0
查看详情
瑶山人龙

千百年来,居住在江华千里瑶山的瑶族先民,用辛勤和汗水默默耕耘,承受生命的...

0 934 0
查看详情
滚珠龙

滚珠龙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相传宋朝时期,江华瑶山湾冲一带十年...

0 1334 0
查看详情
南嶽狮子

南嶽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每逢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子前来助兴。这...

0 1669 0
查看详情
串春珠

串春珠又名跳九州、走春潮、走线。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道县所在的瑶族地区...

0 693 0
查看详情

传统戏剧类

傩戏

傩戏,当地也称“五岳”。五岳始于十九世纪末。从前,有个瑶村住有何、魏二姓...

0 876 0
查看详情
蓝山花灯戏

蓝山花灯戏历史可追溯到明代,蓝山县图志载:“明末清初,每逢佳节,少年子弟...

0 797 0
查看详情
宁远花灯戏

花灯戏与昆曲、湘剧、花鼓戏、祁剧并列为湘南五个剧种,明末由衡阳传入宁远,...

0 1069 0
查看详情
道州调子戏

道州调子戏俗称唱调,与唱戏有别。基本唱腔是从山歌、俚曲、小调等基础上逐步...

0 1256 0
查看详情
花鼓戏(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源于民间花灯、小调。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零陵地方文献,就...

0 1134 0
查看详情